伊莉討論區

標題: 關於被討厭的勇氣一書..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gr2304    時間: 2018-2-9 05:10 AM     標題: 關於被討厭的勇氣一書..

本帖最後由 gr2304 於 2018-2-10 01:41 PM 編輯

如題,不知各位看過這本書的版友,讀完這本書之後有什麼心得?
最近剛接觸這本書籍(目前剛好看到第三夜探討人際關係覺得有疑問就來此發文了),

書中一開始介紹阿德勒是誰...到書裡的第一夜(章)
探討的議題【我們的不幸是誰造成的】裡面提到佛洛依德因果論、原因論

否定心裡創傷認為心裡創傷是不存在的、一個人今天會如何和過去的經歷及遭遇沒有太大關係,
EX舉例.因為過去曾經被貓抓傷,導致現在一直不喜歡貓咪,一看到貓就害怕

說這是屬佛洛依德的因果論、原因論;因為一直歸咎於過去那只會陷在過去根本無法改變,
關於上述的論點,個人覺得還蠻有參考價值的,但是到了第二、三夜(章)裡面說到的內容
個人就覺得不太現實了! 以下是書中提到個人印象比較深刻的地方....
↓ ↓ ↓




※割捨別人的課題

要在人際關係中不受傷害,基本上是不可能的。一旦踏出與人建立關係的那一步,就難免會受大大小小的傷害,同時也會傷害某些人。

所有人際關係中的紛爭,差不多都是因為一腳踩進別人的課題,或是自己的課題遭到干涉所引起的。把他人的課題切割、捨棄,這就是讓人生卸下重擔、變得單純的第一步。彼此之間保持一個適當的距離,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搆得到,卻不介入或干涉對方,是很重要的。

關係愈親近的家人,愈需要刻意將課題切割開來。如果不把握這個分際,一意孤行地將自己的期望強行加諸在別人身上,立刻會變成騷擾式的介入。我們會盡心盡力提供一切協助,可是絕不能進一步介入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※人生的選擇

如果你無法不在意他人的評價、無法不害怕被人討厭,也不想付出可能得不到認同的代價,就無法貫徹自已的生活方式。認同的需求讓你不自由;關於自己的人生,你所能做的只有選擇一條自認為最好的路。

某種程度上我們希望有人介入、想讓別人決定你自己的道路。要判斷別人對你有什麼期望、希望你扮演什麼角色,似乎沒那麼困難,可是要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,卻不容易。自己期望什麼?想變成什麼?想過什麼樣的人生?這些具體的樣貌實在太難想像。

然而,別人要對你的選擇做出什麼樣的評論,這是別人的課題,你是無法干預的。老是尋求認同、在意他人評價,到最後我們過的就是別人的人生。希望不讓人討厭或許是我的課題,但要不要討厭我就是別人的課題了。

因此,變得幸福的勇氣中,也包含了被討厭的勇氣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以上,文內提到別人要怎麼看待我們那是別人的課題,我們無需太過在意或是去希望別人喜歡我們,要有被討厭的勇氣!


【疑問】

人是群體的動物,無論是在校園還是職場之中,誰能真正做到書中所闡述的觀點?由其人際關係是複雜的;誰能真正做到像書裡所說,完全不在意它人的批判評價呢? 就算真的做到了,在現實中也只會變得困難重重吧?

假設討厭你的人剛好是你的領導或是主管或是老鳥我們有辦法做到(討厭我不喜歡我是他的課題,與我無關)這點嗎?
好!假設真的做到了!那會有何影響?

一個人對你的評價會間接影響他周遭的人,如果你(我們)剛好是這群體中的一員,如何能真的做到分離課題?不去受到他人評價的影響??假設主管討厭你,那當跟著個主管有接觸的人問起你的主管還是老鳥,這個【某某】如何的時候,他們做出的負面評價,對你難道都不會有任何影響嗎?或是根本無需他人問起,在職場中就有很多唯恐天下不亂的人會到處去張揚,

好比新鮮人剛進到職場,如果讓老鳥討厭了,那想要在這個群體裡面過得好基本上就不可能了吧!? 那在這樣的情況下,還有誰能完全做自己不在意它人的評價呢? 一個人對你的評價會間接影響到他周遭的人,簡單講,,進到一個組織誰有辦法真正做到,被討厭的勇氣,做真實的自我?!誰不會為了圓融刻意去迎合他人呢? 如果一昧的堅持做自己只會被人討厭和被視為異常份子被排擠吧?誰能不照著大環境的情勢走呢?

※以上,關於這個疑問不曉得各位網友有沒有更棒的看法還是想法呢?
  希望在此能針對這個問題多加討論,最後預祝新年快樂囉,感謝看完。




作者: TIBERLANSUN    時間: 2018-2-10 07:35 AM

本帖最後由 TIBERLANSUN 於 2018-2-10 07:36 AM 編輯

關於這個問題,我分四個部份來想,
第一部分: (如何使用勵志書籍)
有另一本很紅的人生改造書:《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》
依照它的概念,我們應該盡量把家裡的物品清理掉,
成功推進到極致後便是家居的極簡主義。
有的人可以辦到真的家裡就只有幾件簡單的家具,
各種家用品的量都是剛好使用而已,沒有囤積,
個人物品也只留每天、每周短期內用得到的。
這對多數人來說是不是相當不切實際的的要求?
絕對是的。
但是適度的拿書中"丟棄不需要的物品"的理念來整理家裡的物品,
對多數的人來說有沒有幫助?
絕對也是有的。


換言之,
樓主討論的這本書也是同樣的道理,
書中的理念可能會在一些地方推向一個極端,
但是這些書的理念不是"真理",也不是通往快樂的唯一途徑,
而是一個參考,一個可能性,一個可以嘗試的方向,一個建議。
同一套方法不會適合所有情境,也不會適合每個人。
因此重點在於如何依照自身的需求來調整和測試可行性。
同一套方法理念,有的人覺得使用10%對自己的生活有改善,
有的人覺得50%還不錯,
也有人真的去嘗試100%的程度,而其中可能真的有些人覺得那樣生活滿好的。

第二部分: (幾個問句的拆解)
這是一種哲學式的分析方法,
包含了做關於語詞的定義、語句的組成分析等等。
透過理性能力去思考、分析語句的內容,
使語句更加精準,問題和想法因此會除去許多思考上偏離的部分。
有時候我們是陷入了自己使用的語言當中的陷阱,才因而出錯,
這是20世紀哲學的一大重點。
最好的學者、哲學家,也會混淆語詞,出現定義的歧異等等,因而造成思考的窒礙。
因此哲學思考很重要的一點,是釐清語詞的意思、語句的意思。
很多時候,光是做這一項嘗試,問題便會迎刃而解了。

"誰能不照著大環境的情勢走呢?"
這是一個怎麼樣的句子呢?
是問句嗎? 還是一個加上問號的肯定句,實際上在表達書寫者的想法?
如果是問句,這個問題直接的解答是:那些能不照著大環境的情勢走的人能。
(實際上就有一些人喜歡如此,特立獨性,不融入群體,甚至"難以相處"。)
而它是肯定句的時候,則是一種:"很多人都這樣、大家都這樣,不就只能這樣嗎?" 的想法。
而這個想法的真假值(對錯)是可以用現實的經驗直接來解答的。
通常當我們相信這種想法,是在做一種自我催眠:
大家都亂丟垃圾,誰不丟呢?  大家都用回收黑心油,誰不用呢?  我們食品業大家都是這麼做的,誰不這樣做呢?
大家都會收回扣,誰不收呢?  
事實上,所有這些例子,還真的就有一些人是堅持不會去做。
當然我們也可以舉一些另一面的例子,像是:
大家都愛吃炸雞,誰不愛呢? 大家都喜歡這部戲,誰不喜歡呢? 大家都喜歡晴天,誰不喜歡呢?
真實世界現實的解答就是,就是有一些人不那樣。
我們對於現實生活多數的看法,是基於自身的經驗,
所以一個人因為自身的經驗而覺得:大家都會隨波逐流吧。
是可以理解的。
不過我也可以直接以我經歷的現實經驗回答:不是大家都會隨波逐流的。
事實上"特立獨行"的人在學校裡、社會上,的確是很常碰到的。
所以如果我們問:有人做得到嗎? 有的人可以不管其他人的想法嗎? 有人孤僻嗎? 當然是有的。

再一個補充,可能有的環境、團體比較重視大家的融入、和睦、觀感,
但並不是所有環境都是那樣。
有些環境特立獨行的人比較多,或是有些環境容納特立獨行的人的包容性也比較高。
或許有的人容易覺得,公司裡就是要顧好人際關係吧?
但其實對很多人來說,公司的人際關係真的也只要"公事公辦"就可以了,
有些工作環境是看工作能力看得比較重要的,人際關係反而不重要。
又比如有些藝術產業的環境,參與的人根本就不鳥來不鳥去的,攻擊來攻擊去的,或是都很自我,這些環境都是存在的。甚至,特別強調"個人"的文化的國家也是存在的,北歐就有類似的現象。

"在現實中也只會變得困難重重吧?"
現實世界本來就是困難重重的,它不是在改變行為之後才變得困難重重的。並且,對於在改變行為之前就覺得現實生活困難重重的人來說,改變之後或許困難程度會減輕、或許困難程度會增加,是會在不同人的例子中出現不同變化的事情。事實上,有些人是學著與人交際後,生活有比較好的改變,也有人是拋棄原來問題重重的交際圈後,生活有比較好的改變,不過更複雜的是,影響人生的因素很多,人際交際並不是唯一的一切,一個人可以跟同事、主管相處很好,但能力實在不足,於是在裁員的時候,公司留下了另一個我行我素但能力佳的人,開除了總是跟大家說笑但能力不足的人。這樣的例子我們可以設想更多更多。但總而言之意思是:生活可能因此更困難,也可能因此變得較不困難。

第三部分: (書中概念的解析)
延續上一段所說,對語句和定義下功夫去看看,這邊斟酌書中的兩段引文
※割捨別人的課題
1.它說:在生活中一定會有因人際關係而受傷的時候。(也就是無論如何,有沒有試著割捨,都還是難免受影響)
2."課題"是什麼意思,就是哲學方法上釐清定義需要進行的時候了,因為"課題"在日常使用中沒有一個比較清楚明確的定義,每個人在解讀這段落的時候,都可能會把"課題"解讀為不太一樣的概念,也就會使得理解有所不同。
3.人際關係保持"適度的距離",這種說法是一種小伎倆,因為它意味著:有一個模糊的地帶叫做適度,如果你做的不對,大概是你做過頭了或做不夠。到什麼程度是介入了對方的課題呢?或許是有彈性、灰色地帶的。既然距離在哪裡不太清楚,那就沒有衍生出的:誰能做到完全? 這樣的問題。因為每個人做到什麼程度都是不一定的。
4.這裡強調了:騷擾式的介入是問題所在。你可以有反應、有關心,甚至盡心盡力提供協助,但不要"進一步介入"。也就是說你其實已經可以做很多了,你可以"盡心盡力提供協助",所以不是完全不理對方。這我們可以理解成,它只是要你別把心思投入進去到傷到自己的程度,別把干涉投入到了傷到對方的程度,而已。這麼一來,你可以盡心盡力的幫主管做什麼事情,盡心盡力的跟同事交際,只要不要做到"傷到對方或自己"的程度就可以了。
5.那麼我們可能會覺得,那麼這樣的段落不就幾乎有說等於沒說? 但我們也可以說,這就是人生的現實樣貌之一,也就是事物往往無法一刀兩斷或是一面倒地清楚解答,而是複雜的、多元的、混亂的。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說,這是中庸之道的一種,過與不及都不好,既不要你完全不理其他人,也要你不要太理其他人。

※人生的選擇 事實上,有些人活出自己,得到了認同。所以得不得的到認同是很微妙的一件事。也使得有些人認為,等你真正去活出自己,你就會知道其實你會活得更精采云云。而另一種想法則是如書上建議的,不要去期待所有人認同自己,有可能被討厭,但是這個可能被討厭的代價,換來的可能是幸福的自我。當然,這是假設了活出自我的人可以更幸福,但事實上是如何,恐怕沒有辦法提出科學數據來佐證吧。

這些其實有不少是延續自20世紀中期存在主義哲學的看法,
有興趣的話我會推薦翻翻《我們在存在主義咖啡館》、《閱讀蒙田,是為了生活》之類的書看看。
存在主義的重點之一就是,你要選擇你自己的人生方向,你是可以自由選擇的,而你也要自己為自己的選擇負責。
如果你總是隨別人的說法而行動,依照別人的期望和規劃來走,那你可能會喪失了自己的方向。


第四部份: (小結)
前面是盡量地依照著文字去做分析,
最後則分享一點個人想法。
在我看起來,這兩個段落主要意思是:
不要過度干涉別人的人生,每個人會有自己的隱私程度,較開放的人可以開放一些,較封閉的人可以封閉一些。
人際的經營如果是友誼,那可能是雙方都想要的,當然就沒有不要理對方的問題。
如果經營的是人脈,那是公事公辦的工作所需,本來就不是往心裡去的問題,而是利益所趨。
別人的批評用健康的心態去面對,而不是拿來當一把刀刺向自己。如果別人的批評是刀,可以不要靠近它,或是拿它來修指甲,而不是拿它來刺自己的血肉。
如果別人的看法你都能甘之如飴了,那麼你可以拿來推動自己往你認為會成功的方向前進,而不是因為別人的看法而沮喪難過。
重點在於,你有能力讓自己從:因為別人的看法而難過而想迎合別人的看法,變成不因為別人的看法難過,但得以理性的分析看法,從中吸取養分,因而給自己選擇如何改變的自由。
當我們是主管叫我幹什麼就幹什麼的時候,是有不同狀態的:1.因為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,是需要先靠這份工作賺錢或升遷才能達成的,所以在利益考量下接受主管的要求,為的是增加得到想要的生活的機會。和2.我也不知道人生要怎樣,就主管叫我幹什麼就幹什麼。
這兩者是不同的。

而有勇氣做自己、被討厭,其實很大一部分就是: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,給自己選擇的勇氣,然後去努力為自己要的生活方向而辛苦(無論做自己或不做自己,人生還是難免會辛苦的)。





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(http://mobile.eyny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